生产线运输车驱动轮组指的是用于驱动生产线运输车(如AGV小车、输送台车等)前进或转向的轮子组件,其设计需兼顾承载能力、灵活性、散热性能及环境适应性,应用覆盖从轻型电子车间到重型工业的全场景。
一、材料与性能优化
1、聚氨酯驱动轮
具有耐磨、耐腐蚀、低噪音特性,适用于洁净室或潮湿环境,且可根据需求定制抗静电或高摩擦力表面,提升抓地力。
聚氨酯材料在-40°C至80°C温度范围内保持性能稳定,适合恶劣工况。
2、高强度金属结构
驱动轮组常采用球墨铸铁(GGG70)或铝合金材质,兼顾轻量化与承载能力。例如,昆峰重工的双轮缘驱动轮直径达400毫米,搭配SEW电机,可满足堆垛机的高负载需求。
生产线运输车驱动轮组
二、典型应用场景
1、自动化生产线:
AGV小车:带键槽驱动轮实现360°灵活转向,用于物料搬运(如汽车零部件运输)及装配线精准定位。
堆垛机:400轮组在立体仓库中稳定承载货物,配合轨道系统实现垂直与水平双向高效作业。
2、重型工业运输:
轨道箱式轮组:在港口起重机、冶金台车中分散压力,通过模块化结构快速更换磨损部件,减少停机时间。
SPMT平板车:多轮组协同驱动(如24个轮组联动),适配超大型设备运输,动态调整轮数以平衡地面压力。
三、选型与维护建议
1、选型要点
负载与速度:根据运输车最大载重与运行速度选择轮组规格(如112至500系列)。
环境适应性:高温或潮湿环境需选用耐腐蚀材质(如压铸铝箱体)或聚氨酯轮面。
轨道匹配:工字钢、扁钢等轨道类型需对应轮缘形状,避免脱轨风险。
2、维护策略
定期检查轮面磨损与轴承润滑状态,模块化设计可快速更换损坏部件(如NSK轴承)。
散热结构需保持通风孔清洁,避免粉尘堆积影响散热效率。
总结,生产线运输车驱动轮组通过材料创新、模块化设计及智能化控制,在工业搬运领域展现了显著的技术突破。从AGV小车的灵活转向到SPMT平板车的超重承载,其应用场景覆盖全产业链需求。